7月14日上午,公司党政班子、系主任、教工党支部书记齐聚209会议室,召开了题为:“激活支部活力,加强制度落地”和“以发展性评价为牵引,建强一流团队队伍”的务虚会。会议由公司党委书记张韶东主持。
支部书记分别剖析了各支部在实施“两学一做”常态化、制度化方面好经验和存在的不足,并就如何激发支部活力,加强制度的落地进行了深入交流,形成了一些好的意见。
一是加强理论学习。理想信念是党员精神上的钙,各支部、党员要利用书籍、党课、报告、会议等形式,坚持理论学习、坚定信仰,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和传播者。
二是加强平台建设。理论学习的平台应多样化,除了会议、党课外,可以利用QQ、微信等新媒体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,如“党员微家”平台开展党员微领航、党员微学思等学习活动;还应多与产业行业相结合,如组建院地、院企、院所等联合党支部共同学习。
三是落实赏罚分明。为使制度真正做到落实、落地、落细,各支部在开展“两学一做”过程中应建立明确的惩罚措施,注重学习效果和学习纪律,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做到管住大多数。同时公司党委也应关心党员的困难、专注党员的发展,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。
四是坚持师生从游。党员教师在学生党建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,学院应加强教师教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,让老师在一言一行当中默默传递正能量。坚持开展师生党支部对接共建活动,既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,又激发教师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的内在动力。
五是加大宣传力度。学院各条战线都有在学术、科研、管理、社会服务方面做的非常优秀的党员,应加强对身边典型的宣传,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。
张韶东强调各支部落实“两学一做”制度化、常态化,重点是激发党支部的活力,增强党员的自主学习、自学参与意识,难点是将制度落地、落实。他希望各支部书记要带头垂范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严肃组织生活纪律,杜绝随意化、表面化、形式化和平淡化的现象,夯实阵地基础。工作中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和产业联系起来,将产业帮扶、支部对接等活动制度化、常态化,做到学做相结合。王卫民强调“两学一做”常态化,关键是建立规范的制度,各支部要加强学习考核,确保学习质量。
水产养殖是国家重点学科,针对国家双一流建设,各系主任和学院领导围绕人才培养、团队建设、团队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发言,共绘发展未来。
一是坚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良好的生源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,学院将继续采取措施,实施本科生生导师、暑期夏令营等,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公司,特别是留住更多本校优质生源。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,制定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,加大学生差异化培养力度。
二是加强学科和平台建设。继续加强实验室软硬件条件建设,提升科研平台的管理水平。科研团队建设是团队建设的关键,未来将继续优化团队结构,增强团队的凝聚力,激发团队的创新精神。加强公共科研平台和校内实习基地的管理,提升使用效率。
三是以改革促发展。研究生课程改革要更加适应新形势,采用慕课、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;部分课程和课时也应做调整,避免重复,重点是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。实验教辅系列是学校科研的重要力量,他们可以成为专业的实验负责老师,共同分享科研成果,应加强对实验教辅系列的评价改革。
张韶东说学院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团队队伍建设,学科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学院教师基数不断扩大,教学科研实力有明显增强,但有些教师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,面临被淘汰的结果。如何聚共识,造氛围,促进步?学院十三五规划要一步一个脚印严格落实好;结合今年教师首聘期考核及中期考评发现的问题,应建立发展性考核和发展性评价机制,围绕发展做文章,用发展的观点和思路来考核评价教师的成长,班子决策的成效,学院取得的成绩。要建立预警机制,加大改革力度,完善人事制度考核办法。要建设人才发展咨询平台,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,战略性谋划学院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,青年教师方向凝练和团队融合,重大项目的规划组织和重大成果的培育积累。王卫民分析了学院的发展历史,充分肯定近些年的发展成绩。强调建设一流学科团队建设非常重要,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凝聚力建设,深化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,相互学习,不断增强科研团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学院SCI论文数量和科研项目得到增长,今后要将重点放在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的组织、申报上,力争实现新的突破。
文字:刘文奎
审核:张韶东